在津巴布韦维多利亚瀑布城召开的《湿地公约》第十五届缔约方大会(COP15)期间,充满江南水乡风情的中国馆吸引了络绎不绝的参观者。粉墙黛瓦、船橹团扇、熊猫人偶……占地200平方米的中国馆,成为本次大会最热门的“打卡地”。
7月15~16日,天津市林业局联合市总工会举办2025年天津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员职业技能竞赛。本次竞赛为天津首次举办,全市各级森防队伍共计60余人参加。
近日,财政部、国家林草局公示2025年中央财政支持国土绿化示范项目名单,安徽省申报的安徽省淮河中游—江淮分水岭中央财政国土绿化示范项目获支持。项目总投资6.48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资金5.44亿元,建设期为2025-2027年。
近年来,安徽省马鞍山市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契机,积极探索“国有+集体”深度融合模式,充分整合国有林场的人才、技术、资金、管理优势与集体林地的资源优势,全力推动森林“四库”生态价值体现,实现生态保护、产业发展、林农增收“三赢”。
7月23日,国家林草局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在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精神,健全草原科技创新体制机制,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开展林草科技创新。国家林草局局长刘国洪、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黄三文出席签约仪式。
7月16日,湖南省林业局召开湖南林业“十五五”规划林业产业专题调研座谈会。会议邀请国家林草局产业发展规划院、省农发行有关部门负责人、相关市、县林业局负责人,专家及企业代表参加会议。
近日,由国家林草局森林草原防火司、国家林草局宣传中心、中国绿化基金会、中国绿色时报社共同组织的2025年全国森林草原防火和安全生产网络答题知识挑战活动落下帷幕。此次活动通过创新形式推动知识普及,累计参与人数突破35.34万人次。
江西省赣州市8项做法被列入全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典型案例,深化集体林改工作获评2024年度全市全面深化改革优秀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