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天津市湿地保护规划(2022—2030年)》发布。《规划》提出,到2025年,天津湿地保有量总体稳定,湿地保护率达到60%;提升重要湿地监测管理信息化水平;开展湿地恢复项目,强化湿地保护与能力建设,对湿地自然保护地进行系统提升;在中心城区周边开展一系列生态修复项目,提升区域湿地生态环境质量。
近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安全生产办公室印发《林草行业安全生产工作手册》,要求各级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和生产经营单位结合实际,抓好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
日前,浙江省首次森林、草地、湿地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工作顺利完成。普查共发现外来入侵物种88种,其中国家重点普查外来入侵物种28个、省级重点普查外来入侵物种10个。松材线虫、互花米草、喜旱莲子草、加拿大一枝黄花、福寿螺等17种外来入侵物种,为高危险类群。
为进一步压实各级党委和政府保护发展森林草原资源的主体责任,规范各级林(草)长履职尽责,青海省林长办公室制定出台《青海省林(草)长履职尽责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
日前,河北省邯郸市复兴区在全省率先实现省级美丽乡村全覆盖。这是复兴区近年来认真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取得的丰硕成果。
日前,为贯彻落实《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进一步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印发了《林业改革发展典型案例》(第四批),供各地结合实际学习借鉴,并认真总结好经验好做法。
近年来,黑龙江省虎林市以林长制为抓手,推进森林资源管护责任落实落细,林草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山西省野生动植物保护联席会议日前在太原召开。国家林草局野生动物保护中心专家在会上领学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野生动植物保护的系列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讲解了国家部际联席会议情况及林长制考核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