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抓手,坚持“五化联动”,深入开展绿化造林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美潼关逐步呈现。
近日,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在西宁市组织召开了2024年中央财政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实施方案省级初审会。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规财处、生态保护修复处、草原管理处、林业和草原项目服务中心、省林业和草原规划院、省林业碳汇服务中心等相关部门参会。
8月1日至2日,河南省孟州市召开第二次森林资源普查工作培训会。河南省林业局、孟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孟州市林业局、国家林草局西北院生态工程处项目组参加了此次培训。
近日,首次长三角地区越冬水鸟同步调查报告经沪苏浙皖四地专家评审通过,结果正式出炉。报告共记录到水鸟109种115万余只,上海市记录到65种10万余只,江苏省记录到82种43万余只,浙江省记录到79种13万余只,安徽省记录到66种47万余只。
为充分发挥林草种苗在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荒漠化综合防治和“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提升生态系统质量等方面的基础保障作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日前印发《林草种苗振兴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明确了全国林草种苗工作的指导思想,行动目标和重点任务。
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森林防火感知系统破解了集团公司—林业局—林场之间系统不兼容、数据不共享、信息不互通等问题。运用数字化手段,集团改进工作流程、优化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让森林防火人防、物防、技防有机结合,提升了森林防灭火综合能力。
近日印发的《广东省古树名木保护提升行动方案(2023—2035年)》明确,扎实推进古树名木保护提升行动,促进古树名木与城市乡村、历史人文和谐共存,留住绿美广东乡愁记忆。广东计划到2027年,全省建成古树公园100个;到2035年,全省古树名木保护进入法治化、规范化、精细化、精准化管理新阶段。
《陕西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明确,到2030年,陕西省黄河流域森林覆盖率提升到40%以上,自然保护地面积不低于1800万亩。陕西省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实施沿黄防护林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工程以来,陕西已完成人工造林122.9万亩、退化林修复50.3万亩、森林抚育137.9万亩,建设森林乡村168个,分别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