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自然资源厅、省林业和草原局日前联合印发《四川推动用地用林用草联动审批工作方案》,要求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举措,推进用地用林用草审批全流程业务融合、协同办理,实现建设项目用地用林用草要素保障流程上有简化、服务上有优化、效率上有提升,全力提升服务保障能力和管理效能,为四川在高质量发展中挑起经济大...
近日,从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获悉,青海省深入推进青海湖国家公园(候选区)创建期间管理体制改革,调整优化内设机构,初步构建了与国家公园相适应的“管理局—管理分局—保护站”三级管理体系。
7月31日,国家林草局举行第三届国家公园论坛新闻发布会,宣布由国家林草局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三届国家公园论坛将于8月18日—19日在四川成都举办。
记者从国家林草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中国国家公园建设实现从试点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协调、全面推进的历史性转变。首批设立的5个国家公园旗舰物种野生种群数量持续恢复,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稳步提升。
近日,广东省茂名市辖下的高州市同步开展市、镇、村三级“一年七个植树日”2025年第六个植树日活动,当天共开展义务植树活动418场。这是广东以实际行动传承“岳山造林”光荣传统,广泛开展全民爱绿植绿护绿工作的缩影。
继常熟、盐城相继荣膺“国际湿地城市”后,7月24日,江苏省苏州市正式获得全球《湿地公约》第十五届缔约方大会“国际湿地城市”认证授牌,至此,江苏“国际湿地城市”数量达3个,居全国第一。
“十四五”以来,河北省持续推进草原生态保护修复,累计完成草原治理面积263万亩,有效遏制了草原退化趋势,草原生态系统稳定性显著提升。其中,察汗淖尔流域已完成治理29.15万亩,提前超额完成“十四五”27万亩的规划目标,实现从“盐碱白”到“生态绿”的生态蝶变。
7月24日,2025年发展中国家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与履约官员研修班学员来到江西省婺源县调研野生动植物保护、自然生态修复及履约实践等经验做法。培训班由国家商务部主办、国家林草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联合承办,来自古巴、泰国、南非、老挝、南苏丹等10个国家的37名野生动物保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