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障“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林草种苗供应,引导广大林草种苗生产经营者合理安排生产,国家林草局林场种苗司会同草原司,组织北京林业大学、国家林草局草原研究中心编制的《2025年度全国苗木供需分析报告》《2025年度全国草种供需分析报告》,近日正式发布。
鸟类是人类的朋友,也是大自然的一项宝贵资源,更是生态环境健康的指示针和晴雨表,具有环境变化的风向标作用。为更好地普及鸟类知识,提高青少年爱鸟护鸟和保护生态环境意识,加强对湿地自然精灵的保护,近日,甘肃张掖黑河湿地自然教育学校组织15组亲子家庭开展以“定格‘飞羽精灵’乐享‘生态之城’”为主题的自然教育...
12月10日,记者从国家林草局获悉,中国林科院首席科学家、三北工程研究院院长卢琦荣获全球生态环保领域最高奖项——地球卫士奖,成为首位获得该奖“科学与创新”类别的中国人。
北海市林科所罗汉松种质资源库日前被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认定为第二批自治区级林草种质资源库。这是广西第一个罗汉松种质资源库。
近日,为期8天的第五届广东省森林文化周顺利落下帷幕。本届森林文化周以“绿美广东,粤动粤美”为主题,全省21个地市联动举办,集中展示了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成果和森林文化建设成果。据统计,本届森林文化周期间,全省累计开展超400场森林文化活动,共计40.8万人次线上线下参与,线上话题讨论度突破千万。
12月5日,北京林业大学发布《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报告(2024)》和《中国国家公园建设发展报告(2024)》两本绿皮书。
日前,湖南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培训班在怀化市靖州县举办。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COP16)12月2日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开幕。大会开幕当天,总面积超过600平方米的中国馆举行开馆仪式,这也是除东道国之外最大的国家主题馆。中国首次在境外对荒漠化防治和“三北”攻坚战进行综合展示宣介,吸引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