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部门推进“宽带林草”建设,深化人口聚居区网络覆盖
满足林区草原多样化用网需求
新疆阿勒泰牧场,牧民木拉提·毕木拉点开手机,放养的80多头骆驼的实时位置一目了然。
“一头成年骆驼价值约3万元,以前常常走失,损失不小。给它们戴上智能项圈,就能精准定位,还可以监测体温。”木拉提·毕木拉说。
畜牧更智能,依靠的是“北斗+基站定位”技术。中国移动新疆公司阿勒泰地区分公司负责人介绍,为保障公路通信和牧民转场,当地建起了太阳能基站,目前移动通信网络已覆盖主要转场路线。
林场驻地,护林员可以实时监控防火点位情况,一键上报火情隐患;草原牧区,村民可以使用手机流畅直播,销售自家的农特产品;自然保护地,科研人员可借助物联网卡稳定获取野生动物健康状况数据,更好开展研究和保护……这些从前“不敢想”的数字化场景,正随着林区和草原通信网络供给水平的提升成为现实。
我国森林覆盖率超过25%,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稳定在50%以上,人口相对集中的林场驻地、管护站点及一定规模的聚居区,已初步实现4G网络覆盖,部分重点区域正在布局5G网络。但是,仍有部分地方面临建设难度大、施工环境亟待优化等问题。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宽带林草”建设的通知》,提出到2027年底,林场(所)驻地通4G/5G网络比例达到90%,人口聚居区、重点防火瞭望塔等重要点位4G/5G网络覆盖水平明显提升,国家级自然保护地等范围内的关键点位基本实现宽带网络覆盖,穿越林区和草原的国道和重点省道沿线按需实现4G/5G网络覆盖。
通知聚焦4方面部署任务。
深化重要点位网络覆盖。深化人口聚居区网络覆盖,加快向5G和千兆光网升级。深化林草防火点位网络覆盖,按需拓展移动通信网络、移动物联网等覆盖范围。
加强重点区域网络建设。加强生产经营区域、自然保护地网络建设,提升重要点位网络接入能力,支撑加快数字化管理运营。
优化网络建设施工环境。优化林区通信基础设施审批流程,进一步做好林区和草原通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要素保障工作,协调减免设计、评估等各类相关费用。
提升网络维护和使用水平。加强通信基础设施运行维护,及时发现并处理故障隐患。鼓励为林区森林防火预警监测系统等信息化项目提供网络和算力等支持。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有关负责人表示,通知有利于解决林区和草原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的难点与堵点。接下来将以强化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要素保障、优化用地用林用草审批为重点,加快先进网络和信息技术部署应用,有力支撑林区和草原生态保护、火灾防控、经济转型。还将施行一系列保障措施,例如推动林区经营单位将林区和草原建筑物等各类资源向通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免费开放,推动通信基础设施向林业相关单位开放,支持加强森林防火、野生动植物保护等监控检测感知设备建设。(记者 王 政 刘温馨)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