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北京市发布2025年第3号总林长令,对2025—2026年度森林防火期防灭火工作作出全面部署。
一是强化责任落实,构建严密责任体系。各级党委政府、部门树牢底线思维,推进关口前移、人员下沉,强化靠前指挥、值班值守、督促指导和跨区域跨部门联防联控,重点时期、区域提级响应。区级林长抓好部署实施、人财保障,适时发布林长令与督办函,开展巡林检查。应急、园林绿化、公安等部门在本行业领域落实森林防火职责。有林单位及林木经营者履行主体责任,落实防控措施。
二是注重网格管理,筑牢基层防控堡垒。各区依托林长制网格化管理体系,压实村(社区)级网格森林防火责任,确保人员在岗,落实隐患排查、巡查巡护等防控措施。区、乡镇(街)动态掌握村(社区)网格管控力量需求,深化“网格+”“林长+”模式,加强部门联动,开展网格运转成效检查。
三是突出火源管控,坚决守牢首道防线。各区、各部门严格林区用火审批,紧盯进林卡口及祭祀、农事、野炊等关键火源节点,通过禁火令、加密巡查、联合执法、有奖举报等降低火灾隐患。园林绿化、民政等部门依托火源管控台账联动管理野外火源。相关执法力量加强检查,严打“三烧”等违法用火行为。公安部门加大森林火灾刑事案件侦办力度,提高见警率。
四是加强隐患治理,密织森林防火防线。各区、各部门聚焦责任落实、措施落地等梳理薄弱点与风险隐患,加快治理并持续巩固成效。推动森林防火规定纳入村规民约,引导群众移风易俗,倡导文明祭扫。有计划加强森林火灾高发易发区域、重点要害目标周边的林下可燃物清理、湿化作业及防火隔离带清打。结合村级两委换届,化解基层矛盾,防范人为纵火。
五是深化宣传教育,增强全民防火意识。推进防火宣传教育常态化、全覆盖,通过广播、公众号、视频平台等宣传防火知识。在林区景区入口、村落集市等重点区域及交通要道设置宣传设施,利用进山公交车车体、候车厅张贴海报;将防火教育纳入中小学安全教育及社会普法教育,深入林区村屯“敲门入户”宣传。
六是增强预警监测,高效处置早期火情。根据天气、林区物候及人员流动情况,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制定应对措施。发挥“六位一体”预警监测体系效能,强化卫星遥感、航空巡护等协同联动。三级森林防火预警监测平台全天候值守,各级专业、半专业扑火队伍及无人机队伍进入24小时战备状态,兼职护林防火队伍强化巡查巡护。
七是强化基础保障,提升综合防控能力。各区要对森林防火视频监控、通信光缆等设施全面检修,完成蓄水池注水。压茬推进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严格落实批复要求,严禁层层转包。各区、各部门从政策、资金等方面,持续加强基层一线森林火灾防控能力建设,提高装备配备水平和人员待遇保障,为森林防灭火工作筑牢坚实基础。(安璐)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