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可持续经营 | 南方热带季雨林和雨林经营区的方向策略与主要模式

来源: 时间:2025-11-11 09:51:37 浏览次数:

根据《全国森林经营规划(2016—2050年)》,南方热带季雨林和雨林经营区行政范围涉及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和西藏5个省(自治区)的73个县,包括云南高原南缘、东喜马拉雅山南翼侧坡、粤桂南部、海南岛等区域。

根据《全国森林经营规划(2016—2050年)》,南方热带季雨林和雨林经营区行政范围涉及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和西藏5个省(自治区)的73个县,包括云南高原南缘、东喜马拉雅山南翼侧坡、粤桂南部、海南岛等区域。

该区地势西高东低,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属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年降水量1400-2000毫米。地带性土壤为砖红壤,分布有赤红壤、山地红壤、山地黄壤和山地草甸土等。地带性植被为热带季雨林、雨林和红树林,主要森林类型有栲、石栎和常绿栎类、樟科、山茶科、木兰科、安息香科等组成的热带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红树林以及相思树、湿地松、桉树等人工纯林。该区是我国乃至世界热带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区域,森林在抵御台风和洪涝等自然灾害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提供极为丰富的热带木材、水果、食品和药材。

该区热带季雨林、雨林和红树林生态系统脆弱。天然林以次生林为主,林分质量不高;人工林中幼龄林比重偏高、质量偏低,森林对台风、风暴潮等自然灾害的防御能力弱。森林生产力和林地产出低,严格保护热带雨林、季雨林等森林生态系统与建设现代林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所需的生态容量要求矛盾突出。

为应对以上问题,该区确定了相应的经营方向与策略。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天然林生态系统健康稳定性;充分利用良好的水热条件,培育集约经营的商品林,大幅提升林地生产力,实现林地产出最大化,增强林业多种功能和多重效益。依法严格保护热带天然季雨林和雨林,规范退化林修复,严禁将天然林改造为人工林。推进以基干林带为主体的沿海防护林建设,修复受损生态系统,逐步恢复热带季雨林、雨林生态系统和沿海红树林生态系统,优化美化人居环境,构筑沿海防灾减灾带。实施集约经营,建设桉树和松类为主的短轮伐期工业原料林基地、大径竹资源培育基地和特色经济林基地,定向培育红木类、楠木等珍贵树种大径级用材林,建设热带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基地,提升对区域生态旅游、蓝色经济发展的战略支撑作用。

海南岛热带雨林区自身演替恢复较好的天然次生林以封育管护为主,演替恢复较差的退化次生林和具备条件的外来树种人工林,早期通过清除妨碍正向演替的藤竹、外来物种、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和补植适当乡土树种等方法,中期结合采取群团状择伐等作业法,低强度疏伐和林冠下补植,诱导培育优质天然林,逐步恢复热带森林顶级群落。

椰子-阔叶树混交林沿海景观防护兼用林经营模式——海南省文昌市

沿海地区,以发挥护岸固沙、抵御海啸等生态服务功能为主要经营目的,以木榄、榄李、秋茄、红海榄、白骨壤等红树林树种及木麻黄、湿地松、榕树、木莲、蚬木、重阳木、风吹楠、木棉等为主营造沿海防护林,完善沿海基干林带。对沿海丘陵防护林,采取带状渐伐等作业法,沿等高线隔带疏伐、割灌、修枝,断带区域大苗补植或“间密补稀”移植,增强风暴潮等灾害抵御能力。

粤桂低山丘陵区,以发挥木材等林产品生产功能为主要经营目的,实施近自然经营,结合林冠下造林和补植,培育柚木、楠木、乳源木莲、桃花心木、木荷、土沉香、西南桦、铁力木等珍贵树种大径级用材林。坡度平缓、交通便利地区培育湿地松、加勒比松、木麻黄、杉木、桉树、相思树等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基地和大径竹资源培育基地。对人工针叶纯林,采取带状渐伐、群团状择伐等作业法,补植樟树、枫香、木荷、重阳木、黄连木等阔叶树种,实施近自然培育,调整树种组成,形成复层针阔混交林。对桉树、马尾松、湿地松等低质低效人工纯林,采取伞状渐伐、群团状择伐等作业法,补植乡土珍贵树种,调整树种组成,培育以珍贵树种和大径用材为目标的人工异龄针阔混交林。对受自然灾害损毁的林分,采取单株木择伐等作业法,结合补植补造、清除病株和寄生植物,培育混交林。对桉树、松类等短轮伐期用材林,采取一般皆伐(小面积)、镶嵌式皆伐等作业法,实施集约经营,加快促进热带特色林木产业发展。

根据该区存在的突出问题、经营方案和经营策略,总结形成了以下三类森林可持续经营模式。

桉树大径材+林下经济复合经营模式——中国林科院速生林研究所

一是以多规格材种和热带特色林木产品生产为主导的经营模式,包括桉树工业用材林集约经营模式,相思、木麻黄、国外松等速生树种大径材经营模式,桉树、相思-珍贵阔叶树种混交林大径材经营模式,珍贵树种(沉香、降香黄檀、楠木等)纯林大径材经营模式,橡胶工业原料复合经营模式,桉树大径材+林下经济复合经营模式,酸豆纯林林果-大径材复合经营模式。

二是生态脆弱区防护兼顾其他功能的多功能经营模式,包括木麻黄沿海防护林多功能经营模式,相思、桉树人工纯林近自然转化经营模式,椰子-阔叶树混交林沿海景观防护兼顾经营模式,椰子(油棕等)林景观-防护复合经营模式,珍贵阔叶(沉香、降香黄檀、酸豆、金丝楠等)同龄混交林择伐经营模式,促进正向演替的热带退化次生林多功能经营模式。

三是非木质林产品生产兼顾其他功能的经营模式,包括椰子(油棕等)林景观经济复合经营模式,核桃(厚朴、杜仲)等经济用材兼用经营模式。

以上经营模式通过用材多元化利用、防护林和次生林生态修复,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协同,为该地区提供“修复—经营—增效”可持续发展范式。(刘宪钊 秦江环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