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以来,西藏自治区昌都市边坝县立足资源禀赋,瞄准特色产业赛道,深耕林麝特色养殖,填补了西藏林麝人工养殖空白,书写了“点麝成金”传奇。
围绕设施建设、产业融合、乡村振兴等关键环节,边坝县构建“政府搭台+企业主导+群众参与”运作机制,搭建“养殖+救助(野生)+育种+活体取香+科技服务”产业结构,探索延伸“良种繁育+衍生品开发”产业链条,提升了全产业链价值创造能力。同时,升级“种植+采购+加工”饲料产业体系,不断优化饲料配比,以精细管理促精准供给,持续提升林麝的抗病能力、繁殖率与麝香产量。今年,边坝县养殖基地新生林麝幼崽43只,麝香产量530余克。
边坝县立足高原山区好山、好水、好空气的生态资源,发挥166余亩国有林地特色资源,建设标准化栏舍533间,硬化圈舍通道、晒料场等设施,配套天网、水、电等基础设施,形成集繁育、保种、开发和救助于一体的标准化林麝养殖基地。据统计,今年,边坝县林麝养殖基地年产值达156.7万元。
近年来,通过发展林麝特色养殖,边坝县辐射带动周边9名群众嵌入饲养、种植、加工等产业链,在家门口累计变现28.6万元,激活了符合本土特色的致富密码,形成了“产业造血—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
同时,边坝县聚焦科技驱动,深化与北京林业大学、片仔癀的科技合作,组建西藏高原麝类联合研究中心,培养“懂技术、会养殖、善管理”的本土人才,实现了在选育把控、活体取香、疾病防控、饲草配比等关键环节的多项技术突破。据统计,近年来,林麝养殖基地幼崽存活率、疾病防控、麝香产量等指标均领先于全国同行业平均水平。(王田斌 张伟焕 拜金)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